400-646-9833

对话康桥普高25秋新高一师资团队 | 尊重学生个体,提供适性教育

秉承适性、多元、国际、创新的教育理念,台州康桥学校在中学部开设勤敏班、卓扬班两种班型,为学生提供国内高考、国外留学双轨升学路径。依托集团办学的优势,培育台州学子成为厚植东方传统文化,又能与世界对话的新时代社会菁英。

 

高中勤敏班,即普高班。以高考为目标,扎实高考科目学习的同时,注重全人教育,提供学生游泳、才艺、俄语等多元的课程,以期学生多元发展。

为提供学生更优质、高效的课堂,康桥不断邀请台州本地的资深名师加入教学团队,跟着小编一起对话名师。

 

普高教学团队实力亮相

图片

普高校长——徐天荣
  • 浙江师范大学-化学专业

  • 曾任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

  • 曾任台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

  • 中学高级教师

  • 台州市第三届名师

  • 台州市区自然科学教研大组组长

  • 椒江区高中特聘三等教师

  • 区13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、市优秀教师

  • 市优秀教育工作者、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

  • 区先进教师、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

 特色教育 多维育人

徐天荣校长曾任台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,作为深耕台州基础教育四十余载的教育者,徐天荣校长早在2009年,他以教育考察团的身份赴台开展研修,系统考察多所学校,深度解码台湾基础教育"适性扬才"的育人密码。

而今执掌康桥高中勤敏班,他将康桥"全人教育"的精髓与台州学子特质进行创造性融合:传承台州一中时期锤炼的严谨教风,结合康桥多元课程体系;保持高考升学优势,同时积极开拓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优质的留学通道,为台州学子铺设既符合文化传统又面向未来的精彩成长之路。

"五风建设",护航全人发展

徐天荣校长表示,教育质量的体现不仅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,还有人品上,最终落实到“五风建设”——校风涵养品格底色,学风浸润求知精神,教风凝聚专业力量,家风共筑成长生态,社风培育担当情怀。图片

教风建设是徐校关注的重点工作,康桥现有4位原台州一中骨干名师,同时构建老中青教师队伍与性别均衡的科学结构;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,实施"青蓝工程"师徒制,采取“精准指导”: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为师徒,有经验的班主任与青年班主任结对,在教学常态工作情况逐一检查,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教学、心理等全面培训。

原台州一中骨干教师,且有长期高三带班经验的陆文妹、吴家奎等老师也将在25年秋季担任新高一班主任。

 

图片

陆文妹,中学生物高级教师、原台州一中教研组长、全国基础教育教育科研先进个人、台州市教学大比武三等奖、椒江区教学大比武一等奖,所教学生有4人获台州市理科状元,其中2004年任高三(1)班主任,有3人分别获台州市高考理科第1、第3、第8名。

现任高一、高三生物老师,将担任25秋新高一班主任。

 

细腻如陆老师,她总是将同学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看在眼里。如果仔细查看她批改后的作业,就会发现她对每个作业习题都用心到令人动容,并且会写上诸如“好棒”、“做得好”等鼓励性的标语。当然,对于易错的知识点,陆老师也从不放过,她会和同学们一起制定合适的订正方法,帮助他们巩固知识。

图片

陆老师的细心不仅体现在作业批改上,在课堂上也是如此。她深知生物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,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,抓住学生的注意力,陆老师常常结合实际情境展开教学,她会从餐桌上的醋讲起,引出微生物发酵的原理;从校园里的花草树木,探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……让抽象的生物知识融入到生活中,既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,也让课堂风格变得更加鲜活。

图片

陆老师常说:“方法比知识更重要。”她注重引导同学们掌握学习生物的原理和方法,帮助他们高效地掌握知识。引导同学们如何观察、思考、总结,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。在她的课堂上,同学们不是被动的听众,而是积极的参与者,他们通过小组讨论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主动探索生物的奥秘。

陆老师是鼓励性教育的践行者,她正向的言语,让同学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,无形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。

作为陆老师的学生,无疑是幸福的,相比掌握知识,同学们更学会了如何学习,如何热爱生活中的生物世界。

 

图片

吴家奎,中学物理高级教师、河南大学物理系、原台州一中老师、曾任物理教研组组长、模范班主任、所教学科曾荣获区统考重点高中一等奖、河南省中学生物理竞赛优秀辅导教师。

 

现任高一、高二物理老师,将担任25秋新高一班主任。

 

吴老师说他永远忘不了他在康桥的第一堂课,同学们的目光是满满对知识的渴望。他称“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,每个学生都是潜力股”。因此,他始终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,给予足够的爱心、信心和耐心,用温暖和关怀去陪伴他们的成长。

和原来在一中的班级不同,康桥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,并且实行走班制,让老师们能有更多的精力给到学生个体,吴老师充分利用这一优势,主动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谈话,了解学生的情况、学习目标、甚至兴趣爱好。不到一个月,他就对每位学生的秉性、学习优劣势有了全面的了解,这也为他后续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图片

物理学科的学习是有难度的,但吴老师坚信,只要学生们选择了物理,就一定有学习的潜力。因此,他引导学生们能够学、能学好。吴老师的每节课堂,都是他根据学生的学情,有针对性地备课,明确教学目标,并精心设计问题,以发现并训练学生的不足。他从简单的问题入手,由浅入深,逐步引导,让学生在学习上不再畏难。

吴老师认为,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,学生只有愿意学,才能学好。因此,他总会在课堂上穿插设计一些问题,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,去发现他们在思维、解题方法以及知识面可能存在的不足,最后加以针对性的训练。同学们笑称吴老师的每节课堂都是“定制课堂”,因为吴老师总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,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,有所成长。

 

图片

项伯富,中学语文高级教师,原台州市第一中学教师、行政管理部副主任、县先进教师、椒江区信息报道先进个人。

 

现任高三语文老师。

 

在紧张的高三备考阶段,每一分钟都显得无比珍贵。项老师的语文课堂更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,但又井井有条。他深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各不同,因此常常根据班级同学的实际学情,将遇到的问题逐个击破,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提升

图片

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中之重,占据了相当大的分值比重。而一篇优秀的作文,不仅需要文字优美流畅,更关键的是要学会审题。项老师有一句教育格言:“从大处着眼,从小处着手。”他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作文教学中。每堂课前5分钟,项老师都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审题立意,通过作文写作来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审题能力。

 

文言文的学习有难度,又没有捷径可走,只能靠不断的练习和积累。项老师便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,让同学们通过少量但精准的练习,在避免了题海战术的同时,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。

图片

项老师还注意到学生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存在不足,于是大胆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。他会安排时间让学生们自主完成作业,然后轮流请同学们上台讲解题目,其他同学则参与讨论。在过程中,项老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,会及时点拨、引导他们去思考,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的区别。他还会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,以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。深度的思考和讨论,让同学们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,理解也更加透彻。

 

康桥普高班的优秀教师远不止于此。篇幅虽有限,但我们的精彩故事仍在继续。未来,小编将带领大家走进更多老师的教育故事,深入探寻他们的教学智慧与育人情怀,感受康桥普高班教师团队的无限魅力。

图片图片
图片图片
图片图片
图片

 

在康桥,每一堂课都承载着老师们的爱与责任,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奔赴。展望未来,康桥的老师们将继续坚守在教育的舞台上,以满腔热忱发光发热,用爱去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灵,用智慧去点亮他们的成长之路,用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精神,书写教育事业中一个个动人的篇章。

[ 返回 ]